8月13日,A股市场全天震荡走高 ,沪指突破去年10月8日高点,创近4年新高。身为“牛市旗手”的券商股也一度冲高,国盛金控2连板 。
对于投资者而言 ,除了股市大涨带来收益提升以外,还有一大收益正在默默增长——上市公司分红。
以证券行业为例,不少券商分红力度、规模均在增加。
当前是券商2024年报分红实施陆续落地 、2025年中期分红逐步披露的关键时期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Wind数据梳理发现 ,包括第一创业、华林证券、方正证券 、西南证券等在内的多家券商2024全年分红力度较2023年翻倍,其中华林证券2024年分红规模高达2023年的十倍之多。
此外,截至8月13日 ,制定2025年中期分红预案、提出三年股东回报规划的上市公司已达十余家。而在2022年和2023年,进行中期分红的上市券商仅有2家和1家 。
在证监会的引导下,2024年进行中期分红的券商大增至26家 ,2025年这一分红家数有望进一步突破。
哪些券商分红诚意相对更足?
从每手分红规模来看,头部券商更具诚意。由于目前披露2025年中期分红具体规模的券商相对有限,2024年报分红情况更具说服力 。
就2024年报每手分红力度来看,排在榜首的是广发证券 ,每手分红高达40元;招商证券、华泰证券 、国信证券紧随其后,分别为每手37.7元、37元、35元;国泰海通 、中信证券、东吴证券每手分红规模也在20元以上,另有13家上市券商每手分红规模不低于10元。
8月13日 ,光大证券、申万宏源如期派发2024年报分红,每手分红规模分别为10.86元 、4.6元,分红总规模为5.01亿元、11.52亿元。
这已经是第30余家实施2024年报分红的上市券商 。实际上 ,以央国企为主的上市券商分红积极性历来颇高。以年报分红为例,2021年、2022年为43家,2023年为44家 ,如果将已披露分红计划但尚未派息的券商计算在内,2024年同样有44家券商进行年报分红。
尽管年报分红家数变化不大,但细察各家券商分红情况 ,分红力度显著大增者并不少见。
比如,完成合并不久的国泰海通,其2024年中期分红与年度分红的总规模高达62.40亿元,较2023年的35.31亿元接近翻倍 。2024年每手分红表现同样较佳 ,中期分红叠加年报分红达到43元。
部分中小券商的分红力度提升更是可圈可点。
2024年分红总规模提升最快的当属华林证券,其2024年度分红总规模1.08亿元,2023年则为0.108亿元 。
方正证券分红规模同样增长显著 ,其2024年首次进行中期分红,使得2024年分红(中期+年度)总规模达到8.83亿元,是2023年的四倍之多。
与方正证券一样 ,红塔证券也于2024年首次进行中期分红,使得其2024全年分红总规模达到7.08亿元,是2023年的近三倍。
西南证券2024年分红规模则是2023年的两倍多 ,达到5.65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西南证券于2024年进行三次分红,除了常见的年度分红、中期分红以外 ,还包括前三季度分红。
与此同时,部分未进行2024中期分红的券商,推出前三季度分红方案,使得其2024年分红次数同样为2次 ,这些券商包括浙商证券 、南京证券、财通证券、山西证券 、西部证券。
一个值得注意的变化是:过去,上市券商往往仅进行年报分红,中期分红、季度分红均较为鲜见;在监管层的一再倡导下 ,2024年以来一年多次分红的上市券商数量明显增加 。
以中期分红为例,2022年进行中期分红的上市券商仅有浙商证券、兴业证券2家;2023年中期分红券商更是仅有财通证券1家;2024年大增至26家,分别为兴业证券 、申万宏源、国海证券、广发证券 、西部证券、第一创业、长城证券 、中信证券、西南证券、华鑫股份(华鑫证券母公司)、中泰证券 、东方证券、招商证券、中信建投 、东兴证券、国泰海通、红塔证券 、中原证券、东吴证券、华泰证券 、中银证券、光大证券、中国银河 、方正证券、中金公司、信达证券。
截至2025年8月13日 ,已有招商证券、国金证券 、国信证券、国泰君安、东吴证券 、山西证券、兴业证券、南京证券 、长城证券、东兴证券、国元证券 、国海证券、国联证券等10余家券商制定了2024—2026年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此外,东吴证券、财达证券 、首创证券、华鑫股份等至少四家券商制定了2025—2027年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券商半年报大多于8月下旬发布 ,而中期分红计划往往与半年报共同推出 。这意味着,披露2025年中期分红计划的上市券商有望进一步大增。
就单家券商而言,哪些券商分红诚意更足?
从2024年报每手分红情况(税前)来看 ,头部券商展现出更大的分红诚意。
在已公布分红规模的券商排名中,招商证券和华泰证券紧随其后,分别为每手37.7元、37元。国信证券排名第四,每手分红35元 。国泰海通与东吴证券的分红规模处于每手20—30元区间 ,分别为每手28元、23.7元。中信建投 、中国银河、长江证券、国金证券 、财通证券、光大证券、红塔证券 、财达证券、国元证券、东方证券 、兴业证券、华安证券、浙商证券等券商每手分红超过10元,而其余券商每手分红则在10元及以下。
值得注意的是,中信证券 、中金公司、首创证券尚未实施2024年度分红 ,按照三家券商此前披露的分红预案,其每手分红规模分别为28元、9元、9.5元 。
不过,从2024年年报披露的股利支付率来看 ,中小券商在分红方面展现出更高的诚意。具体来看,在股利支付率50%以上的券商中,国联民生以80.04%的比例位居榜首 ,红塔证券 、西南证券两家中小券商紧随其后,其股利支付率分别达到63.59%和61.76%。在40%至50%的分红区间内,东吴证券、财达证券、长江证券 、国海证券、国信证券等中小券商均在列 。
相比之下 ,头部券商的股利支付率普遍较低:招商证券、广发证券等头部机构的股利支付率维持在30%左右,还有个别头部券商的这一比例甚至不足20%。
根据受访人士分析,长期来看,分红有助于提高股息率 ,提升券商对投资者的长期价值。但一次性分红规模大并不等同于投资价值高,分红力度也并非越大越好,而是要根据公司发展阶段 、业务架构、资金充沛度等综合考量 。
相对而言 ,处于成熟发展阶段、后续展业资金投入需求低的上市公司更宜大规模分红;与之相反,对于业务拓展需要较高资金投入的上市公司,分红规模过大则可能会对展业产生副作用 ,再融资受限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创新型业务具有重资本倾向的证券公司即属于后者。
与此同时,不同券商的业务架构存在差异,分红力度有所差别 。一方面 ,以中金公司为例,其在科创板跟投等重资本业务方面投入力度颇大,在人均成本较高的欧美市场投行业务上布局更多 ,使得其资本金相对更为紧张,适宜分红的资金规模相对受限。
另一方面,诸多中小券商近年发力重点则更多聚焦于自营 、资管等传统业务,此类业务资本金需求相对不高。与之相反 ,需要更多资金支撑的创新型业务中小券商则难获资格。因此,相较于头部券商,创收较好的中小券商反而可以将更高比例净利润投入分红之中 。
此外 ,由于上市券商股本大小存在显著差异,每手分红规模低的券商,分红总规模可能更高。有鉴于此 ,评价券商分红诚意如何需要多方看待,而非仅聚焦于每手分红金额这一单一数字。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如何利用杠杆买入股票:全国十大正规配资-券商多项排名首次公布!中信证券、中信建投等领先
股市五倍杠杆:股票如何配资杠杆-6月15日晚间沪深上市公司重大事项公告最新快递
炒股如何开杠杆:杭州股票配资门户-8月金股大数据出炉 算力、创新药仍占主线 头部券商称牛市不改
炒股可以杠杆的平台:关于股票配资最新情况-需求强劲 金价走强仍可期
如何选择股票技巧:股市如何加杠杆-30家券商入局科创债 规模已破千亿 高倍认购、延长建档常见 还有券商紧急改换门庭
实盘股票杠杆平台有哪些:股市如何配资-5月18日晚间沪深上市公司重大事项公告最新快递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