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保险业巨头中国平安宣布增持中国太保H股至举牌线以上。这是时隔六年后再次出现险企举牌同业的案例,上一次还要追溯到2019年中国人寿举牌中国太保H股 。
这一罕见动作引发市场强烈关注,也折射出2025年以来险资在资本市场频频出手举牌的热潮。险资能否成为全面牛市主力军?
六年首现险企互持
进入2025年 ,保险资金举牌上市公司的节奏显著加快,中国平安对中国太保的举牌成为2025年险资动作中的标志性事件。
香港交易所披露的信息显示,8月11日中国平安以每股约32.07港元的均价增持中国太保H股174.14万股 ,投入资金约5584万港元 。本次增持使平安所持中国太保H股比例从4.98%升至5.04%,触发了举牌线。
中国平安强调该投资“属于财务性投资,是险资权益投资组合的常规操作 ”。
换言之,中国平安此举在公司定位上更多是出于财务投资考虑 ,而非谋求对同业的控股 。这也是自2019年中国人寿举牌太保H股后,险企再次对另一家险企达到举牌标准,堪称“罕见一幕”。
据数据 ,当前中国太保H股股价36.76港元/股,对应市盈率约7.6倍,股息率3.3%;A股股价约39.7元 ,市盈率8.9倍,股息率2.7%。H股较A股存在一定折价且股息率更高,这也是平安选择从港股下手举牌的重要原因之一。
平安缘何举牌太保?
在利率下行、“资产荒”的背景下 ,保险资金迫切需要增配高股息 、低估值的权益资产 。中国平安副总经理兼CFO付欣今年3月就曾表示,2025年权益市场前景向好,公司将适度加大权益配置。
中国太保作为“A+H+G ”三地上市的头部险企 ,兼具稳定高分红和A/H股折价修复潜力,被视为险资布局保险板块的稀缺标的。
中国太保近年来分红水平较高 。2024年度每股分红1.08元,合计派现103.9亿元,上市以来累计分红超1,000亿元 ,这些都令平安看到了一项低估值、高分红的长期投资机会。
中国平安此举也被视为对保险行业前景的信心投票。当前保险业正从以往的规模粗放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负债端寿险预定利率下调减轻了利差损压力,资产端资本市场回暖缓解了投资收益压力 。
有券商非银分析师向界面新闻分析 ,当前寿险业盈利能力提升,负债成本的改善由渠道费用优化与定价下调共同驱动。同时,投资收益方面 ,通过增加权益配置可对冲利率下行压力,预计中远期投资收益的降幅将小于负债成本的降幅。
年内频现大手笔举牌
截至8月中旬,险资年内已合计举牌上市公司超过27次 ,远超去年全年的20次,直逼2020年全年的26次,已成为继2015年、2020年之后第三次险资举牌热潮 。这一数据甚至仅次于2015年创纪录的62次 ,凸显今年险资入市之积极。
从举牌板块来看,高股息的金融和公用事业类个股最受险资青睐:银行股是绝对主角,约占举牌案例的一半以上,其次为公用事业 、能源、交通等稳定高分红行业。
值得一提的是 ,险资将目光更多投向估值较低、股息率更高的港股标的——在年内已披露的27起举牌中,有22起增持对象是H股公司,占比逾八成 。
今年险资举牌呈现出“高频率 、趋港股、偏红利”的显著特征。
银河证券银行业分析师张一纬指出 ,银行股“低波动、高股息、低估值”的特点契合险资需求,银行股股息率往往优于长债收益率,且估值波动可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平滑业绩波动;相对而言 ,港股银行股息率更高。
除了银行,公用事业 、电力等高分红板块也频频获得险资增持,例如长城人寿多次增持港股秦港股份和大唐新能源、瑞众人寿举牌中国神华H股等案例层出不穷。
险资举牌热潮背后 ,有政策和市场环境的双重驱动 。
有合资险企权益投资负责人告诉界面新闻,现在资产配置的难度在增加,有同业部分公司为拿到收益率在4.0%-4.5%的非标资产 ,往往是敢于直接下沉市场的,其行为本质上是赚取信用利差,但这种操作风险极大。
招商证券分析师王先爽也表示,随着保险资金规模壮大 ,过去依赖的城投、地产等高收益非标资产逐步到期且难以为继,银行等高分红股票成为替代高息非标资产的上佳选择。
与此同时,相关监管政策持续松绑 。大型险企的长期考核机制得到完善 ,股票投资的资本占用要求下调,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期将保险资金投资股票的风险因子下调了10%,降低了险企配置权益的顾虑。
今年4月监管部门还提高了偿付能力充足率较高险企的权益投资比例上限 ,一些头部保险公司权益投资实际占比距离监管上限仍有不小空间。这意味着险资在权益市场的“弹药 ”充足,未来仍有加仓余地 。
离全面牛市有多远
大体量的保险资金入市,无疑为A股带来了一股源源不断的“长线”资金。
但受保险需刚性兑付特性的影响 ,险资偏爱的投资标的与传统公募基金有所不同,他们更青睐银行 、电信、公用事业、能源等高股息率板块的价值蓝筹股。
险资大举买入这些板块,带来了典型的结构性行情 。相关个股和板块获得支撑跑赢大市 ,但资金主要在价值股间腾挪,对成长板块和整体指数的拉动相对有限。
2023年以来,险资明显加大了港股配置力度,这意味着相当一部分保险资金“子弹”流向了估值更低 、股息率同样可观的港股市场 ,而非A股。这种分流也使得险资入市对A股的提振作用被摊薄 。
尽管如此,保险资金作为近两年最重要的机构增量资金,其动向仍深刻影响着市场情绪和预期。
险资入市新模式正在改变A股的资金结构——长期资金的占比在提高 ,价值投资理念更受重视,市场波动性有望降低。
不过,目前险资投入股市的体量相较其数十万亿的总资产仍有限 ,且偏好集中于少数板块,助推银行股再创新高。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向界面新闻表示,在低利率环境下 ,险资可突破传统固收依赖,通过权益投资增厚收益,缓解利差损压力 。政策同时要求险企“分类施策” ,即根据自身偿付能力、投资能力设定差异化比例,这将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 ”转向“质量竞争”。
当然,这其中存在风险与挑战。政策放宽需警惕“一放就乱”,需配套完善信息披露、穿透监管 ,防止资金违规流向高风险领域 。险企亟需提升投研能力,避免“盲目跟风 ”导致资产泡沫化。同时,需要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让险资等长期资金真正“留得下”。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郑州配资网股票配资网址:股天下配资平台官网-煤炭巨头兖矿能源上半年净利预降38% “另一条腿”能否撑起未来?
杠杆配资网站:股票如何10倍杠杆-【风口研报】沪指创三年新高 券商业务有望全面受益
股票账户开户:股票如何做杠杆-利空突袭!特朗普对医药巨头“动手” 医药股全线下挫
配资老牌炒股配资门户:股票杠杆网站-股价再创历史新高 狂飙的泡泡玛特能否撑起3000亿市值?
股市怎么加杠杆交易:贵阳本地股票配资公司-传闻突袭!牛市“急先锋”涨停!稳定币行情能否持续?
十大杠杆炒股平台:股票配资世界门户-铜钴巨头洛阳钼业迎来新董事长 引入豪华管理团队能否重燃并购野心?
转载请注明来自盛达app,本文标题:《a股如何加杠杆:股票配资知识-时隔六年再现保险巨头互买 能否撑起全面牛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