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猪企8月销售数据陆续披露。
神农集团8月销售数据显示,当月公司商品猪销价降至13.87元/kg ,较上月下降近0.86元/kg 。
其他上市猪企,亦保持了类似的下降趋势。其中,牧原股份 、新希望商品猪售价基本相当 ,当月降至13.51元/kg,温氏股份略高,平均售价为13.9元/kg。
没有例外,以上几家样本公司的生猪销售价格均创出年内以来新低 。对于头部养殖企业 ,上述价格虽然不至于亏损,整体利润率却出现阶段性回落。
以牧原股份为例,根据月度销售数据与公开成本计算 ,今年7月公司单位盈利达到2.5元/kg的年内峰值,但是今年8月则环比降至1.81元/kg左右。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温氏股份以外 ,绝大多数养殖企业的成本无法与牧原股份相比,其利润空间收缩也会更加明显。
以上企业盈利的差异化预期,也表现在了二级市场走势上 。三季度以来 ,牧原股份便以32.5%的涨幅领跑同业公司。
头尾成本差异明显
与2024年相比,今年国内猪价的波动区间明显收窄。
仅以牧原股份为例,公司前7月生猪销售价格为14.08元-14.76元/kg ,上年同期最低价、最高价分别为13.84元/kg和19.71元/kg 。
猪价绝对值虽然不及去年,但是胜在稳定,加之公司降本效果突出,今年牧原股份的盈利情况远远好于去年。
“年初至今 ,公司成本下降进展符合预期,从1月的13.1元/kg逐月下降至7月11.8元/kg,其中成本下降均来源于生产成绩改善与单位期间费用下降。 ”牧原股份在半年报交流会上指出 。
据测算 ,今年前五个月,牧原股份单位盈利由1.76元/kg(1月、2月合并计算)逐步提升至2.32元/kg,后续经过6月份的小幅回落后 ,7月单位盈利再次回升至2.5元/kg,创下年内新高。
不过,以上盈利扩张的趋势在今年8月再次遇到考验。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8月上旬,国内生猪(外三元)市场价年内首次跌破14元/kg,创出近一年以来新低 。
今年8月 ,牧原股份的生猪销售价格亦环比下降0.79元,至13.51元/kg。
相比之下,公司虽然已经明确了年底11元/kg的成本目标,但是短期内成本降幅显然无法与猪价降幅相比。
“公司2025年8月的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低于11.7元/kg 。”牧原股份9月8日通过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
相对应 ,公司利润空间亦出现峰值回落,当月1.81元/kg的单位盈利与今年3月的盈利水平基本相当。
值得注意的是,各家生猪养殖企业的成本差异巨大。
以今年5月为例 ,彼时牧原股份成本已经降至12.2元/kg,天邦食品 、天康生物、华统股份等公司成本则普遍在13元/kg以上,个别企业会达到14元/kg 。
如今 ,在猪价回落背景下,不排除部分养殖企业盈利会收缩至1元/kg及以下的可能。
而从全国各省市生猪现货来看,目前已有部分省市猪价跌至13元/kg附近 ,也已经再次逼近规模养殖企业的成本线。
此外,生猪期货8月下旬开始的调整行情至今仍未结束 。
截至9月8日收盘,反映今年9月、11月价格预期的生猪2509合约、2511合约 ,最新结算价分别降至13.17元/kg 、13.31元/kg。
接下来,部分成本控制能力不足的养殖企业,有可能会再次拉响亏损警报。
去产能效果待显
与近期异动的其他大宗商品类似,生猪养殖业也具备“反内卷”的预期 ,并且在行业、企业层面均有一些实质性动作 。
首先,行业层面的产能便存在明确的调降预期。
2024年3月,农业农村部发布《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2024年修订)》 ,将全国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目标从4100万头调整为3900万头。
而受到2024年猪价上涨的刺激,国内能繁母猪存栏量同步反弹 。截至今年6月,国内能繁母猪存栏量仍然多达4043万头 ,高于2024年低点,接近产能调控合理区域上限。
上述背景下,今年农业农村部8月提出了新的产能调控目标 ,“全国需要再调减约100万头产能,能繁母猪总量保持在3950万头左右。 ”
其次,企业层面也在积极响应 ,尤其是规模非常可观的头部养殖企业 。
今年半年报业绩说明会上,牧原股份便给出自己的去产能规划,包括“调减能繁母猪存栏规模,有序淘汰低产低效母猪 ,预计年底将降到330万头。”
比较历史数据可以看出,未来半年内牧原股份的能繁母猪产能将减少约3.82%,潜在去化力度大于上述全国整体产能去化目标。
同时 ,该公司还计划加强生猪出栏体重管理,全面停止向二次育肥客户销售育肥猪等方式,来“发挥产能调控带头作用 ,促进生猪价格平稳运行”。
需要指出的是,当前牧原股份出栏量约占全国的1/10,公司在产能、销售方面进行的调整足以对市场构成一些影响 。
然而 ,以上行业去产能 、龙头企业“反内卷”的效果,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体现在行业供给端,短期内还无法对猪价带来有力支撑。
牧原股份8月下旬披露的多份持股方案 ,对下半年猪价似乎也没抱有特别高的预期。
根据2025年经营者持股计划(草案),公司第一个业绩考核期为2025年,股票解锁的考核指标为“以2022-2024年三年营业收入的平均数为基数,2025年营业收入不低于基数的112% 。 ”
根据历史数据计算 ,上述过往三年的营业收入基数为1245.45亿元,即2025年营收需要不低于1432.26亿元。
今年上半年,公司已经完成上述营业收入目标的53% ,加上还可以通过出栏量进行调节,想要达成以上业绩考核的难度并不算大。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股票配资平台推荐:十大股票配资-能源市场 “跷跷板”:火电企业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煤价回落煤企业绩承压
靠谱的股票推荐平台推荐:股票配资体验-重回增势!上半年中国锂电池出口额创历史同期新高
国内十大炒股杠杆平台:股票配资利息-吨级eVTOL首次实现海上物资运输 多只概念股年内股价表现亮眼
申请股票杠杆:股票配资平台推荐-双轮驱动!日赚3.29亿元 中信股份半年报出炉 拟分红58.18亿元
股票配资平台官网入口:炒股股票配资网站-时隔12年首次修订!新三板迎新规 年内新挂牌企业大增近40%
配资交流平台:股票推荐平台-国内油价或年内第六降 加满一箱将少花5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