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央行金融数据中,“8月新增居民存款1100亿元 ,同比大降6000亿元;新增非银存款11800亿元,同比多增5500亿元”的数据使得居民“存款搬家 ”成为了市场热议的话题 。
尽管对于存款是否真的“搬家”还存在分歧,但由于存款利率的下降 ,以及权益市场的回暖等因素,资管产品以其相对存款较高的收益,吸引力逐渐上升是不争的事实。
而这一资产配置的趋势则更为明显的体现在了上市公司的理财偏好上。
近日 ,记者统计了连续5年上市公司理财数据发现,从整体规模来看,上市公司理财规模(包括购买存款以及各类理财产品在内)呈现下降趋势,截至9月17日 ,最近一年的认购金额合计1.10万亿元,较高点,也就是2022年的1.49万亿元下降了26.17% ,降幅超过四分之一 。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上市公司理财规模自2022年高点持续回落,主要源于对资金空转的严控 ,由此银行结构性存款额度存在管控要求。
但是从近三年的数据来看,现金类占比尽管最大,在70%以上 ,但呈现明显的下滑趋势;而银行理财、券商资管 、信托等产品占比则是在不断上涨,最近一年占比分别为9.93%,仅次于现金 ,6.87%和2.07%。
上市公司理财“转轨”
近期,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委托理财相关的公告 。
9月18日,华润三九医药发布公告称,拟使用不超过100亿元自有资金投资银行及其下属银行理财子公司理财产品;天士力医药称 ,将使用不超过30亿元人民币购买银行及其下属理财子公司中低风险收益型理财产品。
记者梳理多份公告发现,上市公司投资理财产品的资金大多是自有资金,购买产品多为结构性存款和银行理财 ,从期限来看,一般在6月到1年左右,不会过长。
不难发现 ,上市公司投资理财的需求,一是获取稳定的收益,二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一位科技企业的财务部门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对于早期初创企业来说,一般对投资理财的需求不大,因为资金主要会使用在企业自身的经营当中 。而在发展稳定之后 ,出现资金沉淀,一般会与其有过信贷或存款代发等业务合作的银行沟通,购买理财产品,但对产品的选择会非常谨慎 ,风险偏好很低 ”。
一位银行理财公司负责人也向记者表示,今年看到的理财市场呈现的趋势之一是对公理财的爆发,“由于存款利率的下行 ,企业盈利压力增大,因此资金保值增值的需求更强。此外,随着今年权益回暖 ,以及其他资产,比如黄金、海外市场的收益表现越来越有吸引力,银行理财重新回到对公客户的视野 。长远来看 ,对公理财的规模有望实现稳健的增长”。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认为,上市公司银行理财 、券商资管、信托等产品配置占比持续提升背后原因有三:首先,宏观流动性持续宽松 ,导致企业持有大量现金的“机会成本”上升。存款利率持续走低,传统活期、定期存款的收益率已难以覆盖企业的资金保值增值需求;而资金闲置还会拖累企业的财务表现和股东回报率 。
其次,“资管新规 ”落地带来的行业变革推动了理财产品的“净值化” 、多样化发展。银行理财打破刚兑、净值波动可控,但相比于银行存款提供更高的收益率和灵活性;券商资管、信托产品则可根据企业风险偏好和流动性需求 ,进行个性化定制,涵盖债券、权益 、混合等多类底层资产,丰富了上市公司的配置选择。
第三 ,上市公司在优化资金结构、提升资产回报效率层面也愈发重视 。企业经营环境不确定性增加,更需要灵活调用沉淀资金,应对流动性风险和抓住战略机遇。灵活的理财配置既能提升收益 ,也可随时响应企业用款需求。
降息之下,理财性价比凸显
存款利率的持续下行,尤其是手工补息被禁止之后 ,原来企业通过较大的金额换取较高的利息的模式消失,银行理财的性价比凸显 。
普益标准9月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29日 ,全国现金管理类产品的平均近7日年化收益率为1.32%;固收类产品过去三个月投资收益为0.50%,较上月下降5BP;过去六个月投资收益为1.12%,较上月上升6BP。
从具体期限来看,短期固收类产品过去六个月投资收益达0.98% ,较上月上升3BP;中期固收类产品过去六个月投资收益达1.18%,较上月上升10BP;长期固收类产品过去六个月投资收益达1.39%,较上月环比上升11BP。
整体来看 ,均高于同期限的存款产品。
在上市公司投资的存款类产品中,占比最高的是结构性存款,截至9月17日近一年的投资规模为6811.17亿元 ,虽然占全部投资的超过六成,但同比下滑了1000亿元左右 。明明认为,当前结构性存款基本为真结存 ,若挂钩的期权方向与实际偏离较大,结存最终兑付收益可能趋近于0,对企业客户吸引力也有一定程度的减弱。
此外 ,他认为,在手工补息整改和存款降息的影响下,上市公司在稳健基础上已经开始逐步寻求更高收益。从趋势来看,已经开始逐步接受更高风险等级的产品以提升收益 ,尤其是部分民营资本,已经开始尝试一些含权类理财产品 。
资管机构跃跃欲试
从企业盈利端来看,由于利润重回增长 ,上市公司用于理财的资金总规模也有望修复。此前,上市公司的理财规模下降一定程度上与企业盈利状况不佳有关。Wind数据显示,2022年到2024年之间 ,全部A股上市企业的净利润连年下滑,基本上呈现一年减少1000亿元的趋势,但今年上半年 ,上市公司盈利出现扭转,开始同比回升 。2025上半年,全部上市A股企业的净利润为3.21万亿元 ,同比上升2.23%。
对于对公财富市场,一些资管机构已经开始积极布局。
记者发现,包括建信理财、交银理财 、民生理财、浙银理财等在内的多家理财子公司都会定期在其公众号上发布对公理财产品推荐 。
2021年到2023年期间,由于理财产品刚刚开始净值化转型 ,又遭遇了几次债市的波动,尽管上市公司整体投资理财的规模都有所下降,但银行理财尤其严重 ,2023年几乎腰斩。但随着净值化的进一步发展,市场接受度提升,以及银行理财公司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提升 ,上市公司配置理财的规模又开始缓慢回升。
在此过程中,银行行业对于对公客户的财富需求也有了进一步的认知 。一位合资理财子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存款利率下行的情况下 ,公司理财需求旺盛。企业对报价、安全性和流动性的要求都很高,因此,理财子一般会提供封闭式的定期产品。赢取对公理财这一市场 ,更加考验理财子和母行渠道的协同能力,满足母行对公客户的资产配置需求。
曾刚认为,对银行 、券商及信托等资管机构来说,这一趋势蕴含巨大机遇 。建议资管机构 ,一是深耕机构客户需求,提升产品定制化、灵活性和透明度,如推出现金管理工具、按需定制短期理财 、定制型债权计划等;二是强化客户服务体系 ,如专属账户经理、实时对接企业财务与流动性需求,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三是提升风控能力,以高信用等级资产、流动性管理工具 ,赢得企业对安全性和收益性的双重信任。
他表示,“总体上看,上市公司理财市场正加速机构化 、专业化 ,资管机构必须通过转型升级,紧扣客户核心需求,才能牢牢把握市场发展的趋势 ,夯实自身的竞争能力”。
配资公司:股票配资平台查询网-又一波降费推广潮 存款利率下调后头部理财子再“卷”费率 多款产品费率逼近于0
最好股票配资:正规配资十大排名-只能看齐存款了?5月上百只银行理财产品业绩基准密集下调
专业股票配资官网:广州股票配资平台交流-七家上市公司投了这家机器人公司!已研发出两款机器人产品
配资之家网首页:十大股票配资平台排名-“存五年不如存一年”现象消失!本轮存款降息后招行产品已调整:存5年等于存1年
股票怎么配杠杆:我要配资网平台官网-利率降至“1 字头” 存款会“搬家”到股市楼市吗?
股票:股票配资平台-银行纷纷下调存款利率,2%以上产品成“限量版”
转载请注明来自盛达app,本文标题:《股票配资资质:股票平台-存款减少超千亿、理财产品增加,上市公司也在“存款搬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