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大单!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研制企业上海时的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时的科技”)7月16日宣布,与阿联酋企业Autocraft签署协议 ,Autocraft采购350架E20 eVTOL,订单金额10亿美元。双方将推进E20 eVTOL在中东及北非地区低空旅游、空中出行等多元场景的商业化落地,共同加速低空出行新模式的规模化部署与运营 。
时的科技成立于2021年 ,其核心产品E20 eVTOL是一种倾转构型的eVTOL,具有载重比高 、飞行速度快、运营效率高等特点。今年3月,时的科技完成由上海大零号湾创投和紫峰资本联合投资的B+轮战略融资。
记者注意到 ,今年以来低空经济商业化进程提速,国内已有多家eVTOL研制企业官宣亿元级别订单 。
进博会达成的合作意向“开花结果 ”
7月16日,阿联酋企业Autocraft与时的科技在沪签署采购协议 ,斥资10亿美元订购350架时的科技自主研发的E20 eVTOL。据统计,这一金额刷新了中国eVTOL领域单笔订单金额新纪录。
“这是国际市场对中国原创航空技术有力的‘投票’ 。”时的科技CEO黄雍威表示,未来 ,从上海闵行飞抵苏州可能仅需十几分钟,费用有望接近地面出租车水平。E20有望成为国内首架获得适航认证的倾转旋翼构型eVTOL。
记者注意到,该笔订单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去年11月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 。进博会现场 ,时的科技和Autocraft共同签署合作协议,将共同探索和开拓E20 eVTOL在阿联酋低空旅游、空中出行等多元化的商业应用市场。 此次合作也标志着时的科技正式进军海外市场。
据介绍,时的科技的核心产品E20 eVTOL采用倾转旋翼构型与纯电驱动 ,可搭载5人实现200公里航程,其五叶螺旋桨设计使垂直起降噪音降至约70分贝(相当于普通轿车),巡航时地面几乎无感 ,为城市绿色立体交通提供创新方案 。
目前,该机型适航取证申请已被华东民航局受理,进入符合性验证阶段 ,预计2027年完成取证并量产投放市场。
企查查显示,自2021年成立以来,时的科技一共经历了6次融资。今年3月 ,时的科技宣布完成上海大零号湾创投和紫峰资本联合投资的B+轮战略融资。
2024年10月,时的科技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由洪泰基金 、芜湖市安泰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及芜湖市湾沚区国有资本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联合投资 。同时,时的科技宣布将在芜湖市湾沚区建立总装制造工厂 ,加速E20 eVTOL项目产业化进程。
低空巨额订单纷至沓来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 ,低空经济正实现向商业化落地的实质性突破,多家eVTOL企业在今年宣布了规模可观的订单 。
例如,亿航智能今年6月宣布 ,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贵州风景公司订购50架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用于在旗下景区开展低空旅游观光服务,不断探索拓展“低空+旅游 ”应用场景。
峰飞航空今年2月宣布获得汉阳投资发展集团的12架大型eVTOL航空器采购订单并已收到订单预付款 ,订单合同总金额1.57亿元,采购订单包括货运机型 、应急消防机型和5座载人机型。峰飞航空将与武汉市汉阳区政府共同开展低空特种场景以及载人场景的先行示范,推动大型eVTOL航空器技术的广泛应用 。
金融力量也在低空经济商业化进程中发挥着产业协同者的作用。5月8日 ,上海沃兰特航空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沃兰特)宣布,中银金租将与沃兰特建立长期密切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拟向沃兰特采购100架VE25型eVTOL航空器;中国银行将发挥融资授信、资金结算、现金管理等优势与沃兰特开展战略合作,为沃兰特提供不低于10亿元的综合授信额度。
业内人士称 ,低空经济是一个前期高投入 、回报周期漫长的赛道,eVTOL单架成本可达千万元级别,因此直接采购对运营商来说将产生巨大的资金压力 。通过引入金融租赁公司等作为合作方 ,能将一次性投入转化为长期运营成本,这已成为多家eVTOL企业和运营商的选择;另外,一些金融租赁公司不仅提供资金 ,还深度参与运营环节,可能会带来客户、渠道等多维度的资源支持。
中国信息协会低空经济分会发布的《低空经济发展报告(2024—2025)》显示,截至2024年底 ,我国已有42家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整机制造企业,各地共出台低空经济直接相关政策文件共225部,其中实施方案、行动计划类文件139部 ,发展规划 、地方条例类31部,扶持政策类55部。
开源证券认为,低空经济已迎来从宏观(国家层面产业规划)到中观(地方补贴)再到微观(基建主机招标、应用场景打造)的纵向落地 。
粤开证券认为,低空经济产业链涉及制造、服务、消费等多个环节 ,我国低空经济发展已具备较好产业链基础。在政策驱动及行业技术快速迭代推动下,2024年低空经济指数跑赢大盘,2025年上半年整体维持相对高位。低空制造环节 ,我国无人机具有领先优势 、eVTOL发展颇具亮点。基础设施建设环节“基数低,空间大”,在中央和地方双重推动下加速推进 。应用运营环节处于标杆场景打造、示范试点建设的关键阶段 ,文旅、物流等有望率先落地。低空经济产业规模增势强劲,粤开证券测算,2027年国内低空经济整体规模有望达1.6万亿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