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规股票配资公司:配资网上配资网站配资-资本市场多元化退市渠道进一步畅通 今年已有5家公司宣布主动退市

中国正规股票配资公司:配资网上配资网站配资-资本市场多元化退市渠道进一步畅通 今年已有5家公司宣布主动退市

admin 2025-08-12 股指的杠杆 4 次浏览 0个评论

  8月8日晚间 ,两家公司宣布退市。其中,天茂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T天茂”)发布公告称,拟以股东会决议方式主动撤回*ST天茂A股股票在深交所的上市交易;大唐高鸿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T高鸿 ”)因财务造假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告知书 ,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

  今年以来 ,资本市场多元化退市渠道进一步畅通,主动退市和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公司数量增多。在“应退尽退”原则下,资本市场有进有出 、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逐渐形成。

  主动退市案例增多

  主动退市在境外资本市场较为常见 ,尤其是在美国等成熟资本市场,主动退市的比例超过强制退市 。一直以来,我国主动退市上市公司数量较少 ,但今年以来,这一数字明显增多 。

  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 ,主动退市公司分别有1家、4家、1家 、2家和1家;今年以来截至8月10日,已有5家公司宣布主动退市。

  今年5家公司宣布主动退市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以股东会决议方式主动撤回股票在交易所的上市交易,包括中航工业产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航产融”) 、山东鑫升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玉龙股份 ”)和*ST天茂3家公司。目前 ,中航产融和玉龙股份已经摘牌退市 。

  二是吸收合并退市,目前有2家。国泰君安证券吸收合并海通证券,已经实施完成 ,海通证券已终止上市;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已于7月份获得证监会注册批复 ,目前仍在进行中。

  在市场人士看来,主动退市增多,在于严监管下“应退尽退 ”理念深入人心 ,企业选择主动离场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金融法律学院教授郑彧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我国资本市场主动退市上市公司数量有所增多,背后有多因素影响 ,既有市场因素,如股价不理想,未来可能触发面值退市指标或市值退市指标;也有公司通过主动退市来缓解短期压力。

  *ST天茂主动退市则是一种止损选择。公司至今未披露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 ,根据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9月初如果公司还不能披露2024年年报,将触发规范类强制退市 。

  业内人士表示 ,截至目前,*ST天茂2024年年报仍未披露,显然是问题公司 ,9月初公司即将被强制退市。与此同时 ,公司股价自5月份利空消息公开后明显下跌,在这种情况下,主动退市应是目前的最佳方案 ,相对而言,投资者损失最少。然而,*ST天茂主动退市还需通过中小股民“双三分之二”表决 ,若未能通过,9月初仍会被强制退市 。

  “A股主动退市案例增加,具有标志性意义。”深圳大象投资控股集团总裁周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对比往年,年内5家上市公司宣布主动退市,数量增加 ,直接映射出注册制改革下“应退尽退 ”政策的深化落地。退市新规对财务造假、规范信披等问题强化监管,使得触及规范类退市红线的公司面临更大压力 。

  退市指标完善细化

  今年以来,资本市场多元化退市渠道进一步畅通 。

  中国证监会召开2025年系统工作会议时提出 ,巩固深化常态化退市机制 ,畅通多元退出渠道,加快完善退市过程中的投资者保护制度机制。

  记者据上市公司公告梳理,今年以来 ,触及重大违法退市指标的上市公司有10家(其中4家先行触及其他退市类型),交易类退市9家(面值退市5家,市值退市3家 ,同时触及面值退市和市值退市的1家),财务类退市9家,规范类退市1家 ,主动退市5家。剔除重复部分进行计算,宣布退市的公司已达30家 。

  一方面,随着近年来退市改革不断推进 ,退市指标不断完善细化,进一步精准出清“空壳僵尸”和“害群之马”。2020年底,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了《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机制实施方案》 ,随后沪深证券交易所修订了退市规则。2024年 ,随着新“国九条 ”出台,证监会发布《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进一步严格退市标准 ,推动实现进退有序、及时出清的格局 。

  “目前,退市指标越来越完善,逻辑性越来越强 ,交易类 、财务类、规范类、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指标,构建了一套严格的退市体系,精准筛选出那些不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郑彧表示 ,退市新规后,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指标更加细化,财务造假公司退市标准客观性增强 ,市场预期更加明确,随着财务造假打击力度加大,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公司也明显增多。

  另一方面 ,监管部门支持市场化方式主动退市 ,支持上市公司吸收合并,并打击各种违法“保壳”“炒壳 ”行为,大力削减壳资源价值 。去年9月份 ,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即“并购六条”),完善股份锁定期等政策规定,支持非同一控制下上市公司之间的同行业 、上下游吸收合并 ,以及同一控制下上市公司之间的吸收合并。此后,多单“A并A”案例出现。

  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表示,主动退市减少了“壳炒作 ” ,优化市场生态,同时通过现金选择权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体现市场化出清机制的成熟 。主动退市常态化是注册制改革的必然结果 ,推动资本市场“出口畅通”。

  退市不免责

  近年来,随着退市常态化,退市公司数量增多 ,监管部门强调“退市不免责” ,强化投资者赔偿救济,坚持“退得下、退得稳 ”。如2024年全年55家上市公司退市,证监会对35家退市公司及责任人的违法违规问题“一追到底 ” 。例如 ,美尚生态景观股份有限公司退市后仍被行政处罚并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相关特别代表人诉讼案件也已正式进入司法程序 。

  近日,退市近一年的南京越博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越博动力”)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因财务造假,证监会拟对越博动力及相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处以合计3080万元罚款 ,对其中两名主体采取8年至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并拟对两名配合造假主体一并严肃追责。

  上述案例说明,无论是主动退市还是强制退市 ,监管部门都将“一追到底”,并协同司法机关,强化全方位立体化追责 ,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5月6日 ,*ST天茂因涉嫌未按期披露定期报告,已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业内人士表示,公司违反证券法 ,已经被证监会立案,主动退市后仍面临处罚。投资者可依据行政处罚确定的违法情况,主张民事赔偿。

  经证监会调查 ,*ST高鸿长期开展无商业实质的笔记本电脑等“空转 ”“走单”业务,大幅虚增收入和利润,违反证券法律法规 。证监会拟对相关责任主体罚款1.6亿元 ,对配合造假的第三方罚款700万元。对于可能涉及的犯罪线索,证监会将坚持应移尽移的工作原则,严格按照刑法、《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的规定移送公安机关。

  郑彧表示 ,“退市不免责”是资本市场法治建设的应有之义 。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是上市公司的法定义务,如果存在财务造假 、信披违法违规等问题,需要处罚 ,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 ,还要赔偿投资者。即使公司退市,也不能“一退了之 ”,仍然需要为上市时的违法违规行为“买单”。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你可能想看:

转载请注明来自盛达app,本文标题:《中国正规股票配资公司:配资网上配资网站配资-资本市场多元化退市渠道进一步畅通 今年已有5家公司宣布主动退市》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Top
网站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