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配资股票:场内股票配资-一线城市掀百轮抢地热潮:上海、深圳单价频创纪录 房企争抢“蚁型地块”

炒股配资股票:场内股票配资-一线城市掀百轮抢地热潮:上海、深圳单价频创纪录 房企争抢“蚁型地块”

admin 2025-07-30 股指配资网 5 次浏览 0个评论

  多宗“蚁型地块 ” ,正在悄然点起楼市的热火 。

  7月24日-7月25日,上海2025年第六批次集中供地进入现场竞价环节,8宗地块7宗溢价成交。其中 ,徐家汇地块溢价达到了22.38%,成交楼面价20.03万/m²,刷新了全国楼面价纪录。

  与上海的火热场景相呼应 ,南方另一座一线城市深圳的土地市场同样掀起了争抢热潮 。

  7月14日,深圳前海T201-0232宗地拍卖。最终,经过158轮的竞逐 ,招商蛇口(001979.SZ)以总价21.55亿元竞得该地块 ,加仓前海。该地块溢价率86.1%,楼面价约为8.4万元/平方米 。前海地块成交楼面价也刷新了深圳涉宅用地成交楼面价纪录,超越了宝安区尖岗山片区地块。

  中指研究院指数研究部总经理曹晶晶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年初以来,核心城市优质地块竞拍保持较高热度。究其原因,主要是核心城市加快优质地块供应 ,推出了不少位于城市核心区 、配套成熟、低容积率(容积率≤1.5)的地块,以“好房子”建设为抓手,引导房企聚焦高价值区域开发 。

  曹晶晶表示 ,在此背景下,房企“结构性看多”,今年以来房企拿地城市多集中在北上深、杭州 、成都等核心城市 ,保持聚焦深耕、精准投资策略,聚焦确定性高的城市及板块,市场上“好房子 ”产品销售表现较好也加大了企业在这些城市的拿地信心 。

  “眼下市场虽然整体处于恢复期 ,但好的地块永远稀缺 ,特别是在深圳、广州等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改善型需求的购买力依然强劲。”一家粤系房企营销负责人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我们认为下半年市场将逐步筑底企稳 ,‘蚁型地块’的密集成交不仅反映了房企对核心城市的长期信心,更可能成为推动楼市逐渐回暖的重要力量。”

  谁在抢地?

  北外滩和前海两宗地块的争夺战,折射出当前土地市场复苏背后房企阵营和策略的深刻变化 。

  北外滩地块竞拍吸引了金隅 、招商蛇口&瑞城、华润置地&越秀、中海 、保利发展 、绿城中国、金茂等7家竞买人参与竞价;而前海宅地竞拍则更加激烈 ,有金茂、中建壹品 、华发、天健+深业联合体、绿城 、越秀、中铁、中海 、建发、招商、华润 、保利置业等12家知名房企参与。

  从竞拍主体看,央企、国企依然是拿地主力。中指院数据显示,当前TOP10拿地企业中有8家为央国企 ,包括混合所有制企业 。部分优质民企亦保持投资力度,滨江集团跻身拿地金额前十,邦泰集团、大华集团等进入前二十。

  值得注意的是 ,当前热点城市土地供应逐渐呈现出小型化 、核心化趋势,“蚁型地块 ”正成为房企的新宠。

  上海徐家汇地块出让面积仅4705.49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6117.14平方米 ,其中住宅面积约5200平方米;深圳前海T201-0232宗地位于前海合作区桂湾片区 ,土地面积8287.15平方米,容积率3.09,建筑面积25600平方米 。这些地块普遍面积不大 、总价可控 ,但位置核心,未来开发空间灵活。

  一名民营房企投拓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抢占“蚁型地块” ,是在新形势下房企投资策略的理性选择。“这类地块位于城市中心区域,开发周期短、资金周转快,可迅速回笼资金 ,是现阶段的另外一种‘高周转’ 。”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也向时代周报记者指出,此次深圳前海地块的出让模式具有明显的导向性,“体量小、总价低 ,符合开发商确定性业绩导向,即快速开发 、快速销售、快速回款,尽可能降低市场波动对企业业绩的影响。此外 ,地块采用‘交地即交证’模式 ,要求1年内开工、4年内竣工,这种综合条件对房企十分友好。 ”

  乐有家研究中心同样指出,以往大体量 、大城模式对市场的挤压效应过于明显 ,去化周期长,开发商资金压力较大,目前正逐渐被房企冷落 。行业整体进入去库存周期后 ,房企更倾向于布局城市核心区域、配套成熟、总价可控 、开发风险低的“小而美 ”地块 。

  从市场数据看,今年土地投资呈现出“量缩价涨、向强城市集中”的特征。

  中指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 ,全国300城住宅用地推出规划建筑面积同比下降19.4%,成交面积同比下降5.5%,但土地出让金同比增长27.5% ,平均溢价率提升至10.2%。其中,一线及二线城市土地出让金增长均超过40%,而三四线城市则继续小幅回落 。

  城市集中度方面 ,上半年TOP20城市宅地出让金占全国比重升至68% ,杭州、北京涉宅用地出让金均超过千亿元,其中杭州已接近去年全年的出让金规模。

  房价企稳

  地价攀上新高,是否意味着房价将随之走高 ,楼市就此转热?

  从近期一线城市土地市场成交案例看,高价拿地背后房企对于房价预期的提升,已初步显现。

  6月19日 ,深圳出让1宗位于龙华区民治街道的宅地,吸引了中海 、联发、招商、中铁置业 、国贸 、绿城、中能建、龙华建设等8家企业参拍 。经过56轮线下竞价,地块最终由深圳联粤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联发)以12.12亿元竞得 ,溢价率达46.6%,成交楼面价44559元/平方米。

  据好地网广东测算,地块周边联发臻著雅居 、深业颐樾府在售价格约6万元/平方米。如按建安成本每平方米1万元(含装修)计算 ,未来项目售价需达到6.2万元/平方米方能实现盈亏平衡,即意味着房价至少需上涨3% 。而考虑到本地块容积率仅2.5,且为纯商品住宅项目 ,整体品质更佳 ,因此未来保本销售压力并不大。若房企期望实现5%左右的利润空间,项目对应售价则需达到约6.85万元/平方米。

  尽管如此,从当前一线城市楼市整体表现来看 ,高地价带来的更多是结构性温热,而非全面炙热 。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5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市场数据。1—6月份 ,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额为44241亿元,同比下降5.5%,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5.2%。截至6月末 ,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76948万平方米,比5月末减少479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减少443万平方米 。

  在房价走势方面 ,6月份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仍呈下降态势,但同比降幅已出现整体收窄 。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下半年政策调控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核心城市市场有望逐步企稳 ,但二三线城市市场的真正复苏,仍需依靠产业升级、人口导入等更长期措施,方能有效化解当前的结构性矛盾。

  “随着土地市场的热度延续、优质地块供应增加 ,下半年房价企稳的可能性较大,”张波补充称,“核心城市新房成交量预计有望同比持平 ,而二手房成交占比也将持续提高。 ”

  土地市场的升温,也在一定程度上传递了积极信号 。曹晶晶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高地价往往促使开发企业提高项目开发质量和设计标准 ,有利于打造高品质住宅产品,从而带动改善型住房需求释放,促进新房市场止跌回稳。同时 ,土地市场的活跃也能提振居民的购房信心,对房价形成一定支撑。

  不过,曹晶晶同时指出 ,土地市场热度能否延续 ,仍取决于项目实际销售表现以及市场回稳的持续性 。目前多数房企延续了“聚焦深耕”的投资策略,以实现确定性的销售,因此在众多房企看好的核心城市 ,优质地块的竞争态势或将延续,但其余大部分城市的土地市场可能继续保持低温运行,“土地市场的分化格局仍将是未来一段时期内的主旋律。”

  “从市场反馈来看 ,高价地频现并非完全意味着房价将大幅上涨,而是反映出核心地段的长期价值和改善型需求的回归, ”一名头部房企营销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目前购房者更加理性,对于高品质住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房企只有在产品打造 、服务提升方面下足功夫 ,才能匹配市场的价格预期和实现有效去化。我们对下半年楼市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市场整体回暖的趋势已经逐渐明朗,但结构性分化还会持续 ,差异化竞争将成为常态 。”

(文章来源:时代周报)

你可能想看:

转载请注明来自盛达app,本文标题:《炒股配资股票:场内股票配资-一线城市掀百轮抢地热潮:上海、深圳单价频创纪录 房企争抢“蚁型地块”》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5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Top
网站统计代码